吃馬鈴薯的人  

  (圖)The Potato Eaters│梵谷說「我想傳達的觀點是,藉著一個油燈的光線,吃馬鈴薯的人用他們同一雙在土地上工作的手從盤子裡抓起馬鈴薯 - 他們誠實地自食其力的生活著」

  當我在五月底拜訪荷蘭阿姆斯特丹的梵谷博物館時,我佇立在這幅畫面前許久,畫面背景在油燈的照射下仍略顯昏暗,一個簡陋的桌子上烹煮著是窮人的主食馬鈴薯,農民的辛苦可以在他們歷經歲月的臉蛋上看出,畫家特別強調了農民粗糙的雙手,想表達出農民以這雙掘地的雙手誠實地賺取三餐的實景。

  看著這幅畫會讓我想起自己的生活,我或許沒有像畫中的人物如此窮困,但是在普羅大眾中,我們不也是在各自的世界中努力著,或許會因不同情況而受到不同的摧折,但我們卻仍然誠實的自食其力著。

  因為我本人非常喜歡梵谷,在這次歐洲自助旅行中除了前往拜訪阿姆斯特丹博物館收藏的梵谷作品拜訪外,更在回台前一周堅決要從巴黎搭車前往梵谷生前的故居─奧維小鎮。

  由於奧維小鎮位在巴黎市區的近郊,所以可以直接在METRO的櫃檯向站務人員購買來回劵,然後接著搭乘METRO轉RER C1線到達PONTOISE車站,再從此處轉乘小火車到AUVERS-SUR-OISE奧維小鎮。但是奧維小鎮屬於小站,所以必須注意回程時間,以免無車可以回巴黎歐。

 

奧維小鎮  

  (圖)奧維小鎮│街景一角

  我記得一走出來奧維車站,看到這樣寧靜平和的小鎮,以及彩帶高掛街頭,心中莫名的非常悸動,因為我知道我離梵谷很近。

  奧維小鎮是一個很小的城鎮,這個小鎮因為是梵谷最後的故居而享有盛名,小鎮內還貼心的附上追尋梵谷足跡的地圖及標示,並且在每幅梵谷曾作畫的場景附近放上畫作以供參考。

奧維市政廳  

  (圖)奧維市政廳

奧維教堂  

  (圖)奧維教堂

  除了市區的景點可以參觀外,唯一一個要付費的景點就是梵谷生前的房間,而且房間裡面是嚴禁拍照的,我記得我跟朋友慢慢的走到二樓,在二樓門外有位導覽人員查完票,便再三提醒不可以拍照,因為建築非常古老,為了保護所以必須嚴格的規定。

  在這之前其實我跟朋友已經拜訪過各類不同的古蹟建築,亦也拜訪過莫內故居,我們正在想這個建築會有多古老時,門一推開,那個雞皮疙瘩真的掉滿地。

  梵谷故居外觀看不出因年份而形成的老舊感,但是走在前往他的房間時,古舊迴旋樓梯不斷發出刺耳的木板聲,樓梯間因老舊的燈而顯得灰暗,而在一轉彎後便看到了梵谷的房間,那樣小小的一間房間,只有微小的一扇窗戶佇立在天花板間,記得以前讀中文課本曾經讀過陶淵明的一句話:「家徒四壁」,我想用這個形容梵谷的房間是非常恰當的。接著導覽人員用著流利的英文說明了梵谷的生平以及他在這個房間的歷史。

  梵谷實際待在房間的時間並不多,因為他不喜歡憑空想像繪畫,他喜歡戶外作畫,所以時常是背著畫架跟工具就這樣四處在小鎮附近作畫,而最後他在麥田舉槍自殺後亦也是回到了這個床上而斷氣。房內的家具歷經多年無法保存如此完善,所以房間內已經沒有任何當時的家具,僅以一張椅子作為代表,而這間房子亦也在梵谷死後成為了永恆。因為從此之後再也沒有出租給任何房客,並且保存了梵谷生前的樣子直到現在,才能讓我們前來參觀。

  在這間房間的隔壁是一間假想梵谷房間的展示空間,裡面藉由他們的觀察跟推算而將梵谷的房間呈現出來,供前來參觀的人們可以有想像的空間跟對比的感覺。

  在梵谷的房間我覺得時間彷彿是靜止的,那裏就像一個時空膠囊般的定格在屬於梵谷的空間,儘管已經相隔多年,在那空間裡,我還是可以感受到梵谷的氣息,那樣的奔放那樣的狂熱,讓我趕到有點窒息又非常感傷。 

  在欣賞完房間後,導覽人員會帶領你前往視聽室欣賞關於梵谷的影片。雖然是個付費的參觀行程,我跟朋友都覺得是一個很值得的體驗,如果你跟我一樣是梵谷迷的話,相信來到這邊一定感觸非常多。

 

  梵谷故居  

  (圖)梵谷故居│梵谷的房間就位在右手邊房子的閣樓裡面。

梵谷房間  

  (圖)梵谷房間│想想梵谷每日外出都會經過這片景色,在扛著厚重畫具遊走小鎮間作畫。

通往奧維教堂的路  

  (圖)通往奧維教堂的路│走過教堂後面就是梵谷長眠之處了。

麥田  

  (圖)麥田│梵谷舉槍自盡處以及最後長眠的地方。

  在穿越奧維教堂後,首先映入眼簾的即是這片廣大的麥田,麥田之大,天空之寬廣,我想像著當時梵谷那種進退兩難看著這片景色的心情下舉槍自盡的畫面。

梵谷之墓  

  (圖)麥田旁的墓園│梵谷及弟弟西奧之墓

  而在麥田旁的一個墓園裡即是梵谷跟弟弟西奧長眠之處,第一次來到這裡的遊客千萬不要一頭熱的就往墓園裡面衝,記得要先在入口處查看告示牌,牌上皆會標示出墓碑的正確位置以及對比自己的所在位置,切記要看好位子再進入園區,因為園區不小,在裡面亂找可是會花費許多力氣的。

梵谷醫生曾對梵谷說:「最困難的莫過於如何簡單。」

 梵谷選擇在純樸不起眼的小鎮定居,大概是想尋求內心的平靜,無奈還是避不過澎湃的心情就像麥田群鴨亂飛揚一樣,終究還是子彈畫上了休止符。

  梵谷的墳墓就坐落在墓園的一個小角落,雖然佔地不大,但是非常顯眼,因為在他們的墓上是綠油油的植物環繞著,幸運的我能夠看到上面長出了幾朵向日葵,在墳墓上可以看到許多來訪的遊客蹤跡,有些小花、有些麥草,我也在麥田中摘下了一根麥草以及一朵鮮花至墳上向梵谷致敬。

  梵谷曾說:「我要把那些吃馬鈴薯的人畫的像馬鈴薯!」

  而我想讓我們就像梵谷畫中的「吃馬鈴薯的人」一樣誠實的自食自力,像栽種馬鈴薯的這些農人,與馬鈴薯及大地的關係一樣,同樣被陽光曬得膚色棕黃、同樣沾染著泥土的草根味,於是,彷彿拿著馬鈴薯的手也像極了馬鈴薯、臉也像極了馬鈴薯。

  一起來當個認真踏實地度過每一天的馬鈴薯人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nna P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